目前分類:股市投資&基金投資 (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資料來源  http://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6740

 

太陽光電材料產業現況與發展機會2008/3/12
 

近年來因石油價格高漲及京都議定書對溫室氣體的管制行動,世界各國無不投入新能源及替代能源開發,延伸出龐大的綠色商機。在許多新能源中太陽光電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近幾年來許多國家陸續推行政府補助獎勵辦法,配合電力的回送與購售電措施,使得太陽電池市場成長快速,1999 至2000 年間即成長高達42%。估計從現在到2045年,在國際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發電產業當中,太陽能發電會是未來能源之大宗。目前日本、美國及德國積極開拓太陽光電產品市場,其總產量超過全球市場的80%以上,在全球主要太陽電池的製造與應用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2005年全球太陽電池市場規模即高達112億美元,預估未來每年成長率將高達30%以上。

因應大環境之變化及產業需求,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能源相關產業技術之發展,使我國太陽光電上中下游產值在2006年就比前一年成長約3倍,達約新台幣210億元,成長速度相當驚人。預估2007年產值高於400億元,2008年產值可達900億元。相關業者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投入,上游業者如中美晶、合晶、綠能科技等生產太陽能電池用之矽晶圓,中游業者如茂迪、益通、昱晶、旺能、新日光等生產矽晶圓太陽能電池及大豐、威士通、聯相、鑫笙、旭明等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下游業者如奈米龍、頂晶、日光能、知光能、永炬等製造太陽能電池模組及茂迪、台達電、伸浦、飛瑞、華城、太陽動力、東城、光華、冠宇宙等製造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其相關組件等,總計相關廠商已逾70餘家,並逐年在增加中,最近更有山陽、旭晶、元晶、台塑、台灣中油、福聚等剛或宣布要投入太陽能電池用之最上游多晶矽原材料生產,國內太陽光電產業鏈已然成形。

然而,從2006年以來,因太陽能矽晶圓供需失衡,產業界掀起搶料大戰。太陽能矽晶圓現貨價格飆漲,以最廣泛使用的 6吋矽晶圓來說,每片平均價格比2年前調漲了約一倍。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成本佔太陽能電池製造成本約70%,主要原料為矽晶圓及銀鋁漿,而其中,矽晶圓佔原料成本8成,使得太陽能電池廠之獲利急速下降。上游原材料掌握在日、德、美等少數國際大廠手中,限制了國內產業之成長利基。圖一為以矽晶體為基板之太陽光電產業鏈,由其中可知各次產業中,材料占了非常重之比重。我國若欲建立完整的太陽光電產業,就必須同步推動上游材料自製研發能力,包括太陽電池產業的供應鏈中的多晶矽材(Poly-silicon Material)、矽晶片(Wafer)、太陽電池(Solar Cell)、太陽電池模組(PV Module)與太陽光電系統(PV System)等五大項次產業之關鍵材料。

太陽光電產業相關材料
目前為止,已開發或正在開發之太陽光電產業相關的材料種類繁多。未來還有新的材料會被持續開發出來。光以Cell及所用之基板不同,就可分成以下數種材料(圖一):矽晶圓為基板之單晶或多晶矽電池材料、玻璃或高分子板為基板之無結晶形矽(Amorphous (a-Si))、多層a-Si/結晶矽、CIS/CIGS、CdTe等II-VI族材料及染料敏化之電解質材料、以III-V族晶圓為基板之GaInP2/ GaAs、InGaP/InGaAs/Ge等III-V族材料等。太陽電池模組之結構及使用之材料除了主動之發電電池以外,還包括重要之封裝材料,如EVA、Tedlar膜、玻璃、鋁框及密封材料等。由於太陽能發電系統要求長時間之使用壽命,因此對於太陽電池模組使用之封裝材料特性要求相當高。


太陽光電用多晶矽原材料
多晶矽價格由2000年時每公斤9美元,飆漲到2007年每公斤約400美元。台灣對多晶矽原材料之需求,2006年約4620噸,已呈嚴重不足,估計到2008年,需求將高達8500噸。目前為止,台灣各太陽能電池廠規劃之產能在2007年總共約 960 MWp,然而由於多晶矽原材料之嚴重缺料,致使太陽能矽晶圓缺料情況嚴重,產能利用率將達不到5成。

傳統半導體或太陽能電池,多半採用西門子法(Siemens Process)製成半導體級高純度矽為原料,但其成本居高不下,且由於環保問題的考量設廠不易,如欲降低成本,另類製造純度較低,既(Al, Fe, B, P, Ti, V)雜質含量在0.1~10 ppm 之間適合太陽能電池用的方法未來將具有競爭力。有關多晶太陽能電池所需高純度矽之各種不同的生產方法,在此分別作簡要的說明。

1.高純度矽材料技術現況
目前製造太陽能電池矽原料的製造方法,主要是將量大價廉的工業級冶金矽(97~99%)純化成99.999%或更高純度的矽,工業級的冶金級矽(MG-Si)主要透過電弧爐將石英砂用碳還原成冶金級的矽,除供給半導體等級矽及太陽能及矽純化用的trichlorosilane的生產原料外,主要作為煉鋼之用。目前太陽能級矽原料的製造方法,有氣態矽化合物分餾還原法與冶金矽的精煉法兩大類,簡述如下。
(1). 氣態矽化合物分餾還原法
氣態矽化合物分餾還原法是把冶金級矽與H2 、Cl2或HCl作用轉化成一中間產物,氣態的三氯氫化矽、四氯化矽或單矽烷四氫化矽,利用分餾、氣-液分離等製程將氣態的三氯氫化矽或四氫化矽純化、再用還原劑氫等還原成純度高的矽,此類方法目前最常見的有:(a).西門子法(Trichlorsilane SiHCl3)、(b).單矽烷 Si4(即Silane法)、(c).流體化床法(Fluidized Bed Process)、(d).二氯二氫化矽(SiH2Cl2)法、(e). Alkoxysilane 製程法與(f).氟化物法等。
(2). 冶金矽的精煉法
冶金矽的精煉法是用濕法精煉後再用火法精煉進一步除去矽的內部雜質。濕法精煉是透過酸處理、精煉去除矽的雜質,尤其對於矽內金屬雜質Fe,Al,Ca等較為有效,對P,B和C去除則較為困難,此製程的優勢為成本低和設備簡單。用HCl、H2SO4等不同酸的結合在不同的條件下達到精煉效果。火法精煉又可分為:(a).氣體吹煉矽的製程、(b).真空精煉法、(c).造渣法、(d).熔液淬取法、(e).碳熱還原法、(f).電漿精煉法等。

目前多晶矽主流製程西門子法所生產之多晶矽純度過高(11N),對於太陽能廠商是成本浪費,因此各種低成本的製程也正在發展中。其中已經有商品化生產的製程為流體化床法及冶金純化法。流體化床法宣稱可使能耗及成本降到三分之一以下,且已有大廠如Wacker及MEMC投入此法的生產;冶金法目前純度約為5~7N,品質尚不穩定,但撇開純度的議題,其他條件都比傳統的西門子法及流體化床法優秀,若能在純度上有所改進,此法將成為極具潛力的新興製程。

2.冶金法矽純化技術現況
因為不同的冶金製程其去除雜質的能力不同,必須結合不同製程的組合方可達到所需的純度。如例用濕法精煉(hydro-metallurgical),熔融氣體蒸發,鋁-矽偏析,或方向性凝固等製程將可降低雜質的濃度。目前世界上有多家業者如Solarvalue、日本川崎製鐵的JEF Steel、ARISE、Elkem、Joint Solar Silicon等正開發當中。冶金級的Low-grade Si為低成本之起始材料,其供應量極為豐富。運用Casting技術來育成高品質之多晶矽結晶,利用調變製程參數,再經切片、研磨來對多晶矽結晶進行評價分析,從而對晶粒缺陷、鐵離子不純物分佈有更深入之掌握,最後直接製成高效率之薄型化多晶矽太陽電池。

3.矽氟化物金屬還原法
矽氟化物金屬還原法為利用熱裂解方式產生之高純度四氟化矽與鈉/鉀金屬氣體燃燒反應還原形成多晶矽。矽氟化物金屬還原法製程上,高純度之單晶或近單晶矽錠可經由兩階段之反應器連續操作而得。起始原料為鈉之氟矽化物與金屬,分別儲存在不同之容器之中。容器中間經由蒸氣輸送之裝置,可將兩原料帶入另一反應器內,將鈉之氟矽化物進行熱分解,產生相當純的矽與金屬氟化物。而此金屬氟化物可在熔融之矽熔湯中連續分離開來,同時也可直接將熔融之矽連續的作成矽之鑄錠。此為美國SRI International Corp.,發展之製程,其製造流程如圖二所示。


圖二、矽氟化物金屬還原法製作矽原料

新的太陽能級矽冶金原料的製造技術不斷日新,世界上各國目前均處於小規模生產階段;主要發展的工業矽冶金替代精煉製程計有:(a).最新高速浸出(leaching)及電漿精煉法,主要由臺灣大學連雙喜 教授及工研院材料所發展;(b).荷蘭ECN公司的以高純度碳及矽礦還原成太陽能矽的方法;(c).挪威Elkem公司的碳化矽再轉換成矽,再用等離子精煉;(d).日本JEF公司的等離子精煉法;(e).美國Corning公司之混合純淨矽法,已在巴西投產,據國外專業報導,該公司產量大,但外界不易知道其所採用的方法。

上述方法的共同特點為設備投資較小、污染環保問題較少,但目前均屬於開發階段,生產量均小於 200 Ton/year,預計未來兩年將可能會有較大規模設備投產。以上不同的工業矽精煉制程,均為世界供應多晶矽之各大公司自行研發,即將商業化的新製程,由於現今多晶矽供不應求,各大公司均希望壟斷市場,對其使用方法及使用設備保持高度機密,因此購買其技術及合作均有相當程度的困難。

薄膜太陽電池材料
此處所指薄膜太陽電池材料,是指廣義的範圍,除了矽薄膜(a-Si, Tandem a-Si / Si Crystalline, Thin film Si crystalline)以外,也包括II-VI族(CIS/CIGS、CdTe)、III-V族 (GaInP2/GaAs、InGaP/InGaAs/Ge)、染料與高分子有機物等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

薄膜太陽電池在市場上最近越來越被重視,雖然目前市佔率約只有10%,但由於可以使用大面積之玻璃製作具經濟效益之面板,預估會有高之成長率。薄膜太陽電池材料,除了In以外,沒有所謂缺料的問題。薄膜太陽電池使用之基板除了玻璃以外,還有使用不銹鋼板、高分子軟板及陶瓷基板等,視應用及薄膜電池材料不同而定。薄膜太陽電池之問題,在於如何經由薄膜層結構、各層不同之材料以及各種新式製程等之選擇,以提高發電效率。

目前具最佳能量轉換效率的CIGS太陽電池之元件結構如(圖三),各層材料由下而上分別是鈉玻璃、Mo、CIGS、CdS(or ZnS)、ZnO、MgF2、Ni、Al等。


薄膜太陽電池之材料如玻璃基板、可撓式基板等方面由本土廠商供應並無問題。至於CIGS 薄膜材料則視製程而有不同的考量,以蒸鍍法而言,高純度之成份元素僅 In 之全球存量被關切。若使用硒化製程,金屬預鍍層可以用濺鍍、電化學沉積、墨印等不同方式製作。以濺鍍而言,常分別使用In 靶和Cu-Ga 合金靶;以墨印而言則需先製備奈米級之金屬或其氧化物之粉末並做成漿料,這部分需自行開發。

CIGS 太陽電池在量產方面有一令人擔心的問題,即In 是否會在大量需求時有缺料之虞。目前有研究以Zn 與Sn 來取代In 的想法,但因有二次相的伴隨產生而無法成功。使用能隙相近的CuGaTe2進行研究可做嘗試。另一方面,以減量使用為訴求也是解決方法之一,若能尋求元件結構設計的突破,儘量利用CIGS 光吸收係數極高的特性,將CIGS 之厚度減半甚至四分之一,也是另一種解決方式。這些都可能是未來研發的重點。

染料與高分子有機物等薄膜太陽能電池是未來被看好具有低成本與新市場應用。目前染料太陽能電池(DSSC)之最重要問題在於其對時間及溫度之穩定性。要成功地將之商業化,就必須將封裝/密封、著色、灌電解質及最後密封之動作完全以自動化線來完成。目前也有許多研究使用膠(Gel)電解質或一種 p-type高分子材料來取代液態電解質。

作者:翁谷松、劉乃元 / 經濟部工業局
             彭成鑑、洪健龍 /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出處:工業材料雜誌255期

★詳全文:http://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6708

圖三、目前具最佳能量轉換效率的CIGS太陽電池元件結構
圖一、以Cell及所用之基板來分類之太陽光電材料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百人虧上億 連動債投資變地雷

更新日期:2008/04/14 04:33 謝錦芳、張子嫻台北報導

美國次貸風暴導致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台灣許多投資連動債的退休族成為次貸受害者,一百多名投資人最近向本報投訴,他們總損失上億元,銀行銷售連動債時只講好的一面,讓他們誤以為是百分百保本,結果卻損失慘重,他們將集體向中國信託商銀討公道。

 

而據估計,國內連動債商品總計超過兆元,近年各家銀行在強調財富管理的政策下,都賣出不少連動債商品。投資者到底損失多少,至今仍無統計數字;但業界認為,這可能是下一個金融界的「地雷」。

 

中信銀亂賣 退休族存款泡湯

 

去年自軍中退休的游紹雄是連動債自救會會長,當初聽信理財專員的花言巧語,把五百多萬元退休金全部投入連動債,結果現在「剩下多少錢都不知道」,因為中信銀寄來的對帳單明細,有三檔連動債的淨值是多少都未列出來,另二檔則跌到剩下不到三成,如今,退休金全部泡湯,真不知下半輩子怎麼過。

 

「我以為債券比基金或股票安全,怎知道會跌得這麼慘?」游紹雄說,這段時間他認識許多和他一樣遭遇的退休族,由於求助無門,有人因此離婚,有人難過得想上吊,他因此集合百餘同是退休族的受害者,總計損失金額逾一億元,希望中國信託給一個交代。

 

根據金管會統計,全國財富管理總資產約八兆多元,其中一四%是投資連動債等相關衍生商品,總額約一兆多,過去一段時間,本國銀行及外銀理專都積極推銷連動債商品,在次貸風暴後,金管會、銀行公會最近接獲數百件理財糾紛。游紹雄說,有類似慘痛經驗的人有一缸子沒站出來,他們不知該怎麼辦。

 

受害人李媽媽拿出中國信託理財專員提供的「三年期石來運轉連動債券」簡介說,當初理專強調這個報酬率很高,主要投資的是石油相關商品,前半年固定配息八%,一年就是十六%,李媽媽聽了就動心了,把郵局裡的退休金三百多萬元全部領出來買這檔連動債。

 

「石來運轉」暴跌 只剩一成七

 

「石來運轉連動債」經過二年多,目前淨值只剩下面額的十七%,當初一百元的價值,現在只剩下十七元。李媽媽實在搞不懂,國際油價不是一直漲嗎?大家都看好石油,這檔連動債怎會跌這麼慘?

 

依「石來運轉連動債」的簡介,連結的標的包括高盛熱燃油指數、高盛汽油指數、高盛天然氣指數、高盛原油指數等四檔,如果連結的指數漲到十二%,就可以鎖住利潤在二十%,看起來幾乎是穩賺不賠,可是其中暗藏玄機。原來,簡介中有一個條件,意思是如果指數價值跌幅超過四十五%,就不是百分之百保本,許多投資人根本沒注意,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從職場退休的羅素美說,前年七月她在中信銀理專介紹下買了「巴克萊二年台幣糖指數連動債」,每年配息十%,她以為百分百「保本」,沒想到一個月後就跌到淨值的四成。當初理專說,國際農產品價格看漲,沒想到買了一個月就跌這麼多,她認為,這個產品設計有問題。

 

設計有問題 保本變不保本

 

游紹雄說,理財專員只說好的一面,一年報酬率是六%,比定存好很多,他才把第一、慶豐、郵局的定存解約,轉到中信銀,不料,事後才發現,合約中有許多玄機,例如「下限價格為六六%X期初價格」,意思是如果價格跌破四十四%,那就不保本,但理專說,「不可能跌破的」,所以他才買那麼多。去年八月,美國次貸風暴橫掃全球,游紹雄發現,今年三月,連動債的價值只剩下五成,四月跌到三成以下,他的退休金全泡湯,這幾天下來,他擔心得睡不著覺,向中信銀申訴,卻沒有回應。

 

他事後才發現,合約書中有一項「本人充分了解本投資產品於到期時,存有百分之百的損失」,但他事前跟本沒有「勾選」,合約也沒有審閱期,他覺得理專很不負責任,事前都沒說清楚,這對他很不公平。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理財》金價漲 黃金基金不一定漲

更新日期:2008/04/09 08:00 記者 雷盈

黃金近年漲勢傲視群雄,比投資股票還賺,若把今年3月初1030.8美元高點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 國際金價整整漲了五成三,黃金基金漲幅更逾六成,黃金已經從衛星產品,晉升為核心投資工具。

 

以前的人買黃金,主要是避險、保本;但是現在黃金成為投資獲利的好工具,黃金價格從2001至2004年,平均年漲幅都有二成五以上,2005年以後,年漲幅更達40%到55%,所以投資黃金的平均報酬率都高於台灣股價加權指數,比股票更好賺。

 

全球股市去年下半年起動盪加劇,但金價漲幅卻超過四成,充分顯現出黃金保值與增值的功能。去年同期的黃金存摺每克賣出價為680元左右,現在賣出價已經破千元,年漲幅達45%,長期持有黃金絕對是投資的王道。去年一整年,銀樓的黃金牌價也常破表,1公斤的黃金條塊從70多萬漲到100萬元,很多銀髮族都把壓箱的黃金拿出 來賣,銀樓收舊金收到手軟,收到沒錢,還得請客戶簽下紙條,約好改日取款。

 

銀樓老闆說:「兩、三年前,黃金1錢不過1,000多塊,現在漲到3,700多元,每天都吸引很多人來賣黃金。以前客戶跟我買一條手鍊3萬元,現在回來賣,就賣了10萬元,有夠好賺。」

 

也有些投資人喜歡買黃金基金。黃金基金買的不是黃金,而是開採黃金公司的股票,所以當全球股市動盪,黃金公司的獲利下滑時,黃金基金的績效會被影響;相反,如果股市大好,開採黃金的公司企業大賺,那麼黃金基金的報酬也會倍增。

 

黃金基金近三年的漲幅約在45%到105%,其中新加坡大華黃金及綜合-USD在三年內漲了104.68%,美林世界黃金A2-USD與美林世界黃金C2-USD,去年一年的漲幅也都超過六成。

 

黃金基金好賺,但是風險一來,也會讓投資人損失不少。例如一個月前,南非停電,造成黃金開採中斷,黃金價格因供不應求而大漲,開採黃金的公司卻營運不佳、虧損連連,可見並不是金價漲,黃金基金就會漲。也因此,投資人買黃金基金之前,可得先算好自己的風險承度。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  財訊  http://monthly.wealth.com.tw/project/view.asp?id=673

 
央行嚴設匯率防線 企業缺風險意識
央行外銀大鬥法,中華電信先遭殃
傅媺

央行捍衛新台幣不餘遺力,不惜與外銀大鬥法,然而,卻因此常給有海外投資部位的企業、出口商一種錯覺,中華電信的重大虧損就是前車之鑑……

在外資群聚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寫字樓一整層偌大交易室裡,外匯交易員詹姆士的桌上豎著四塊面板,跑著彭博、路透等即時新聞、全球金融股匯市資訊,螢幕上跑著新台幣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已處於折價。
亞洲貨幣漲翻天,原油等軟硬商品價格也大漲,唯獨台灣過去幾年來不僅股市不漲,連匯價也是亞洲排名倒數。遠在倫敦的外資湯姆斯打越洋電話給詹姆士,要求他買進三個月期的新台幣NDF,同時將資金匯入詹姆士的銀行台灣分行戶頭,匯入的資金,除小部分做定存,其他就買一至三年的公債。
湯姆斯和詹姆士經過一番精算,不管是透過海外或匯入資金在台灣泊放,一至三個月內,潛在投資總報酬就有四至八%,換算成年報酬率為一六至三二%。只要有炒家嘗到海內外炒匯、兼賺公債收益甜頭,訊息立刻傳遍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等金融重鎮,各路人馬匯聚,最後連銀行自己都跳下來玩。

央行緊盯外銀 外銀變通鑽漏洞

就是這種交易,讓外資又卯上台灣中央銀行。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一向捍衛新台幣不遺餘力,所以許多外資更視台灣為畏途,就連股神都動不了,巴菲特曾在○六年投資新台幣,去年他在給股東的信上,坦承這筆投資的失誤。
今年以來央行又盯得更緊,在元月和農曆新年後,經常在央行舉辦下午茶、喝咖啡;連年度外匯交易員聯誼會春酒,央行也不放過,央行外匯局長段金生在各家敬酒時,還意有所指地說:「賺新台幣交易的錢,不是真本事,去國際市場賺錢,才是真本事!」然而,外資敢炒新台幣的匯價,絕非僅為匹夫之勇,他們分析,對抗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降低輸入通膨,升息效果有限,放手讓貨幣升值,較具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他們判斷台幣鐵定升值。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炒匯的外資成為亞洲央行的眼中釘,台灣央行更明訂規矩要求外資保管銀行,要督促外資錢匯入台灣後,如果不進入股市,限制資金僅有三成可以投資一年期以下的存款、買賣票券或公債附買回交易(RP),其他七成必須投入一年期以上有價證券。 外資主管說,這項規定雖行之多年,但一年期以上的有價證券投資定義不明,去年第四季以來,外資匯入資金,不進股市,反而擁抱債市,外資交易的都是存續天期不到一年的十年期中央公債,名義上是買長天期有價證券,實際上是抱短債。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資和外銀鑽漏洞,央行也非省油的燈,除喝咖啡、道德勸說外,外資匯入,保管銀行每天匯市開盤前或前一晚,就要申報時間、金額和用途,央行完全掌控外資一舉一動。央行更在三月中旬全面圍堵外資抱短債炒匯的行徑,嚴加規定七成投資股票,若是債券部分,不得投資存續期間低於一年者。

中華電信踩匯兌地雷慘賠

央行雖可設立防線,杜絕外資來台炒匯,卻萬萬想不到,台灣的企業為匯率避險落得慘賠。新台幣升值,出口商匯損一向是大家關切的話題,但隨著企業海外投資部位擴大,匯損也是隨之加大,最近更離譜的匯損案竟是中華電信,中華電最近公布的二月財報,竟出現未實現虧損達新台幣四十億元。
中華電去年九月與美商高盛亞洲做了一個條件式選擇權,原本係為規避新台幣貶值的匯率風險,孰料新台幣不貶反升,這紙契約承做天期長達十年,去年第四季以來新台幣從三三兌一美元一路上攻到三○‧五五兌一美元,造成中華電信重大虧損。
據了解,這僅是一紙合約。中華電是台灣上市公司、更是高盛好客戶,高盛都會給客戶一定的外匯和融資額度,這項交易是一種「觸及即失效(Knock-out)」外匯選擇權交易,外匯主管分析,若以中華電公布的未實現損失規模返還計算,這項交易本金約為十億美元,合約天期長達十年,等於每年約有一億美元(或一百支買匯需求,一支是指一百萬美元),再平均分派到每個月,等於每兩周就要做一次市場評價(mark to market)。
中華電與高盛的約定,這項交易若是新台幣匯價是在三一‧五兌一美元以下,中華電必須以三一‧五兌一美元匯價購入美元,有現金流出;若匯價在三一‧五到三二‧七兌一美元之間,高盛將會付給中華電一筆權利金,若新台幣觸及三二‧七兌一美元,這項合約就自動生效。合約初期,中華電的確享有甜頭,但好景不常,美元受次貸風暴拖累,新台幣一路挺升,外銀人士透露,中華電在去年十一月就有三、四千萬美元潛在匯兌虧損,並四處尋求其他外銀「解套」。
外資圈透露,中華電這項Knock-out外匯選擇權,完全錯判情勢,更可怕的是中間還有倍數設計,承作天期長達十年,流動性不佳,中華電根據三十四號公報揭露金融產品的公平價值時,當時市場的參考報價,這個選擇權隱含的新台幣匯價已來到二十五至二十六兌一美元。
誰賺走中華電四十億元匯損?外資分析,這僅是帳面未實現損失,高盛在去年九月承作此案時,賺進一、兩千萬美元手續費,同時也將此一選擇權風險拋給市場,或將其分拆再賣出,收入可擴大到四、五千萬美元,高盛這個團隊就靠這筆交易達成全年目標。
中華電為何與外資簽下「不可思議」的衍生金融商品契約?如何善了?不僅是個羅生門,迄今無解,這凸顯央行管制外匯的一大盲點:台灣愈來愈國際化,外來資金要進入台灣,政府可以透過層層行政管制,央行在匯市與外資大鬥法,防止金融大鱷來台炒匯、阻升。然而,這種捍衛新台幣作法,也常給有海外投資部位的企業、出口商一種錯覺:央行高度干預市場,阻礙資訊流通,不准媒體和外資預測匯價,企業沒有新台幣升值的風險意識,中華電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不可不慎。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濟衰退已至尾聲 股市只待百花齊放 -- 論美股
2008/04/03 00:04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外電】 投資研究公司TrimTabs對美國經濟有著利多與利空 兩面觀點。

先從利空說起:美國經濟不只陷入了衰退,且已持 續了六個月之久。這項訊息之所以未被廣泛知曉的唯一 理由就在於,政府得花上至少數月時間,才能正式確認 經濟衰退已然開始。

那麼利多又是什麼:美國經濟可能已自衰退中復甦 ,或即將復甦。

TrimTabs公司係根據美國財政部每日扣繳稅項目, 做出了此一樂觀的判斷。根據該公司總體經濟研究主管 施奈普(Madeline Schnapp)提供的資料顯示,3月扣繳 稅較去年同期上升了4.1%。

根據TrimTabs公司利用財政部扣繳稅資料所設計的 經濟模式,施奈普預估美國3月新增就業人數約為4.8萬 人。

這項就業成長數據其實並不起眼,但較前幾個月就 業人數減少的情況,卻改善了許多。

但施奈普強調,這項就業成長數據,在美國勞工部 周五將公布的3月就業報告中,可能尚無法顯現。因為勞 工部使用了回溯統計法,常會遺漏經濟轉折點。

其實,施奈普預期政府周五公布的3月就業報告可能 顯示,就業人數減少7.5至10萬人。但TrimTabs公司警告 投資人,若政府報告果然如此不佳,並無需過度擔憂。

財政部的每日扣繳稅資料,並非施奈普認為無需太 過重視周五政府就業報告的唯一理由。

另一項理由是TrimTabs公司的線上徵才指數,該公 司認為這項指數當可適當衡量線上就業機會多寡。

施奈普指出,這項指數於1月初觸底,過去四周上升 了1.2%。若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則這項指標便會如落石 般,直線下墜,一如2000年與2001年一般。

近幾年,TrimTabs公司在預測市場的波動上,表現 良好。2005年5月,該公司預期就業將會成長,因而積極 看漲美國股市,並建議客戶融資買進,且持股滿檔。結 果證實看漲時機果然精準。

該公司於10月15日轉而看空股市,結果證實當時距 市場高點已不遠。他們看空市場的觀點一直持續,直至 3月23日,才又轉為觀望,3月31日,該公司轉而溫和看 漲,並建議持股50%。

在何種情況下,該公司才會建議進一步增加持股水 準呢?

施奈普於接受訪問時表示,會讓該公司更為看漲股 市的時機,應是美國企業界明顯增加買回自家股票時。

即時不見這種轉機,施奈普仍表示:「一旦驚慌的 投資人醒悟他們所擔憂深沉持續的經濟衰退並未發生, 美國股市仍可能快速上漲。」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匯損陰影-法人估恐侵蝕國泰金EPS 1.58元 新光金EPS 1.6元
2008/03/27 12:10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台北 】 新台幣今(2008)年一路飆升,匯損對壽險業獲利的 衝擊,在前 2個月的營運成績單已透出風險,大華證券 研究處預估,匯損將衝擊國泰金 2882(TW) 第 1季 EPS 達1.58元、衝擊新光金 2888(TW) EPS達1.60元;在新 台幣升值趨勢仍向上下,更讓壽險公司內部對避險工具 的選擇面臨新的檢討,傳統避險工具(swap)是目前的最 佳選擇。

新台幣匯價由今2008年開年的32.485元急速彈升至 昨(26)日最高的 29.95元,升值幅度高達7.8%,成為亞 洲最強勢的貨幣。至2007年底,國內壽險業海外投資金 額為 2.3兆元,占壽險業資金運用總額的 31.4%,新台 幣急漲,讓壽險公司面臨嚴重的匯損及避險成本壓力。

壽險公司的避險方式不外乎自然避險、一籃子避險 (proxy hedge) 、傳統避險(swap)三種。自然避險在一 國貨幣急升時,帳面將產生未實現的巨額匯兌損失,但 只要要不進行結算,貨幣回貶即可認列未實現匯兌損失 的回沖。

一籃子避險是挑選與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相同的貨 幣作為避險,取代美元結算的可能性,降低匯兌風險。 2007年 1-3季,韓圜、新加坡、印尼盾兌美元走勢與新 台幣對美元走勢相似,為國內壽險業者主要挑一籃子貨 幣的組成內容。

原則上,挑選的貨幣只要表現的比台幣更為弱勢, 壽險公司帳上便可產生未實現匯兌利益,反則反之,故 貨幣的挑選相當重要。一籃子避險與自然避險效果類似 ,只要無進行結算,匯兌損益只是帳面數字的跳動。

由於壽險公司海外投資部位 90%以上是連結美國資 產,為降低台幣兌美元的匯兌風險,在考慮總體經濟環 境及避險成本因素後,一籃子避險在2005年後成為壽險 公司避險工具的新寵兒。

傳統型避險是以支付固定避險成本換取一段時間的 保障,待避險契約到期,再進行續約,契約期限有3 個 月、6個月、9個月、及12個月四種,各家壽險選擇傳統 型避險契約期限不一。

原則上,傳統型避險的避險成本金額高、低直接影 響損益,契約一旦簽訂,立即反應至損益表。大華證券 研究處表示,台幣今年以來急升,自然避險與一籃子避 險的貨幣組成挑選錯誤都將造成匯損,若一籃子避險工 具之貨幣挑選到日元、歐元、瑞士法朗,則有匯兌利益 的產生。大體而言,傳統避險工具將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

大華證券研究處表示,國內壽險公司海外投資金額 自2002年快速增加,至2007年增幅高達331%,占可運用 資金比重也由2002年 16.4%增加到2007年 31.4%。

壽險業海外投資大幅增加主要是台美利差擴大,海 外投資擁有較高投資收益,可改善壽險公司利差損的困 境。然隨著海外投資金額的放大,避險成本控制便成為 壽險業者的新課題。

大華證券研究處指出,在台美利差擴大到最高峰之 際,swap的避險成本曾上升至381 bps (1個基本點等於 0.01個百分點) ,昂貴的避險成本迫使壽險業者另尋避 險方式,一籃子避險工具的興起便油然而生。時至今日 ,台美利差迅速的縮小,swap避險成本已降至80 bps, 因此預期swap避險工具的選擇將再成為主流。

國內主要壽險公司避險組合方式的比重略有不同, 大華證券研究處以各家公司的組合方式來設算第 1季可 能產生的避險成本及匯兌損失,發現國泰金避險成本的 增加及潛在匯兌損失可能衝擊 EPS達1.58元,新光金可 能衝擊 EPS達1.60元。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網址 : http://money.udn.com/html/rpt/rpt95326.html

財富人生》投資LED讓你光芒四射
本文摘自最新一期的「財富人生」雜誌。財富人生雜誌第二十三期已出刊,每本定價125元,優惠特價每本99元,現於全省統一超商、萊爾富及金石堂、誠品、何嘉仁、聯經門市等各大連鎖書店熱烈銷售中。

 

台灣LED躍居全球第一 上中下游廠商點將錄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未來將會普及全球,這個具有節能及環保的綠色產業,不僅是投資市場中的焦點,也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小白在家裡,坐在桌前,打開電腦,螢幕色彩特別明豔,因為這是一款最新採用LED為背光源,且更省電、待機時間更長的高價手提電腦;小白離開電腦後,跳上他的私家車,發動引擎,瞬間衝上街道,這款車子的車燈也特別不一樣,亮度較一般車款亮許多,原來他的車燈採用的是最新的LED車燈;一路上,通過許多交通號誌,無論是綠色、黃色、紅色的交通號誌燈,亮度明顯強過過去的傳統路燈,當然這些路燈都採用了LED。

小白到了目的地,走下車子,時間已是黃昏,街燈也一個個亮了起來,他感到今晚的街燈也特別明亮,當然,因為政府為街燈升級,採用的是LED路燈;而街道兩旁的看板也特別顯眼,因為那也是LED照明看板。總計小白一個晚上接觸的LED應用就達五處之多,顯示LED已經走進現代的生活裡。

LED市場應用廣

如果仔細觀察生活周遭,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發光源,已經陸續從傳統的燈泡改成了LED,比如道路上的紅綠燈、手電筒、汽車燈、相機閃光燈、裝飾燈、照明燈等等,都已經改採LED來發光;甚至筆記型電腦、手機、iPod、電玩視窗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已大量採用LED為背光源。

LED目前廣泛應用於資訊、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指示器與顯示裝置,以及室內外的照明上,因為應用廣,也成為產業主要的成長動能。LED產業作為背光與照明之用,商機想像空間無限寬廣。反映在投資市場上,造就LED族群近年在股市中發光發熱,從上游磊晶到中游切割、檢測,再到下游封裝、應用等廠商,LED個股已成為股市的明星族群,預計今年仍將是市場中的熱門標的。

每年省1億度電

LED有多少的節能效果?從交通號誌燈的應用可見一般。因為 LED具有體積小、壽命長、耗電量少、顏色辨識性佳、安全性高、無二次污染等優點,雖然LED 交通號誌燈要價較傳統白熾燈號誌系統貴3至4倍,不過相較於傳統交通號誌燈每盞需耗電 150瓦的高耗電量, LED交通號誌燈僅需用電15瓦以下,且壽命以倍數計,換算下來, LED較傳統白熾燈更具經濟效益。

現在台灣全省60萬盞號誌燈中,已有20萬盞改用 LED光源,根據工研院統計,這些新替代光源,每年為台灣省下 1億度的電;如果全台灣交通號誌系統全數轉用 LED,每年至少可省下 3億度以上的電力。一旦全台灣交通號誌燈進行全面更新,不僅提昇民眾用路安全,也將同步帶來30億元的換裝商機,對台灣廠商是一大發展誘因;而隨著白光 LED技術成長,工研院仍將持續發展其他 LED照明技術,諸如汽車照明及背光模組等,預估2010年可創造 200億元產值。

照明帶動另波需求

來看看幾個數字,就知道LED的發展一日千里。統計顯示,2007 年全球LED 產值達68.5 億美元,年成長率回升至11%。整體2007 年應用於7 吋背光的藍光LED 需求量(GPS、數位相框、UMPC 應用)成長達108%為4.35 億顆。展望2008 年,在數位相框出貨量持續成長,加上超低價NB也將開始大量出貨,均將帶動LED 7 吋背光的需求,預估全年7 吋背光之藍光LED 需求量大幅成長102%,達8.8 億顆。

在NB 背光部分,雖仍為日商之天下,但隨著LED發光效率持續提升與價格下滑,加上環保問題,預估今年LED於NB背光的滲透率將提升至15%,全年運用於NB背光之LED出貨量將成長448%達7.24 億顆。

戶外廣告看板帶動另一波需求,隨著LED 廣告燈與傳統霓虹燈的價差已縮小至20%以內,加上色彩表現佳與可調控性高的優點,從各項運動賽事,到各大城市大樓,對於LED大型看板的需求大幅增加,根據Strategies Unlimited 預估2008 年成長率將提升至41%達10.73 億美元。

戶外道路與景觀照明則更是商機無限,LED照明具有高效能、節能等特質,隨著LED 價格快速下滑與發光效率持續提升,2010年全球LED照明產值將達8.75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9%。

未來看好白光LED

談起LED主要應用,範圍很廣,包括:交通號誌燈、大型看板、車頭燈、車尾燈、第三煞車燈、廣告燈、裝飾照明、LCD背光源、手機背光源、閃光燈、小尺寸背光源、路燈、天井燈,以及各種室內外照明。據研究機構分析,2008年全球LED市場產值將達56億美元,而一般照明設備將是未來的主流,今年可望達8.44億美元,其中,預測汽車燈、訊號燈和背景燈將佔這類市場60%以上。

LED乃是半導體材料所製成的發光元件,具有耗電量低、壽命長、反應速度快、體積小、耐震動等優點。LED是利用半導體中電子與電洞結合時,過剩的能量會以光的形式釋放,而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波長,也就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光。

台灣發展LED 從1975 年開始,由門檻較低、專利障礙較少的下游封裝切入,到目前建立了從上游磊晶、晶粒、檢測、封裝等上、中、下游完整的供應鍊,發展歷史已有二十多年,目前是全球下游封裝第一大及中游晶粒第二大生產地。整體而言,以中、下游較具規棋,尤其是下游的LED封裝業,據光電協進會估算,上游為80%,中游為23%,下游則為15%。由於下游封裝需要較多的人力作業,因此近來多移往勞力成本較低的大陸地區。

台灣產值全球第二

根據PIDA 統計,2006 年年底全球藍光(InGaN) LED 晶粒產出達37.85 億顆,較前一年成長13.5%,而台灣前年底產能已達11.5 億顆,佔全球市佔率達30.4%,成為全球第一大的藍光產地。而四元部分(AlGaInP)LED 晶粒,全球2006 年底產能達40.7 億顆,而台灣總產能達23.6 億顆,市佔率高達58%,亦為全球第一大四元LED 產地。台灣在LED 晶粒方面,無論是藍光或四元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地。總計目前台灣的LED產業已是世界數一數二。

專家分析,國內LED產業的發展優勢在於具有上、中、下游的完整架構,且已具備規模經濟;劣勢則在於國內無法掌握LED專利權,而且上游材料技術取得不易。不過,台灣擁有發展高毛利產品、各種新應用的產品不斷推出帶動需求,以及專利權問題的突破等等機會;但是,相對美、日、歐盟各國在白光LED照明產業的發展積極,且有明顯的發展計畫,也構成了對台灣的威脅。

今年LED 產業以藍白光的需求最強,台灣上游廠商除NB 部份受惠程度較低外,其餘在7 吋背光、低價PC、Display 與景觀照明部份,皆有明顯受惠,而廠商同樣看好此一需求,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擴充產能。以國內龍頭廠晶電為例,預估今年將新增10~20 台MOCVD 機台,主要擴充項目為高亮度藍光,預計將擴充200~300KK,幅度達30%。其他廠商如璨圓、泰谷、新世紀等今年均將新增4~5 台MOCVD 機台,並且均以藍光為主,也因此上述藍綠光比重較高的廠商今年營收動能可望超過30%。

下游封裝廠部分,去年隨著大陸戶外看板需求與7 吋背光之滲透率拉升下,為國內封裝廠帶來另一波成長動能。展望2008 年,億光、佰鴻、宏齊、東貝、華興等國內各家封裝廠,持續看好SMD 型封裝於背光的應用,因此同樣持續擴充封裝產能,幅度約30%~40%。國內封裝龍頭廠億光採用日系廠商晶片,今年第一季將出貨LED 背光給國內PC 品牌廠商,其他如佰鴻、東貝等廠商亦有機會打入相關供應鍊,宏齊則持續將經營重心擺在手機應用部分,今年也將努力拉升大陸市場的市佔率。

廠商獲利大幅成長

對於照明應用方面,在磊晶廠部分,晶電目前高功率晶粒的發光效率已達65lm/W 以上,此一水準已可取代250W 高壓鈉燈,因此今年晶電的晶粒將可受惠此一商機;璨圓由於其高功率LED 的發光效率亦已符合水準,今年將出貨大陸常州政府。其他台灣業者如鴻海集團旗下的沛鑫、未上市公司新強光電、陽傑等廠商,今年也以LED 戶外照明為發展重心。

在封裝廠部分,億光與大陸上廣電成立合資公司,跨入LED 戶外照明事業,預估今年將貢獻獲利10%;而佰鴻與大陸燈具廠商合作,去年已出貨低瓦數(60W、80W)的景觀照明燈,今年公司出貨將超過3 萬盞,預估貢獻營收6%;另外,東貝也有開發LED 路燈與燈具,但目前並無明顯出貨計畫與時程。

展望2008 年,LED 於藍白光的部分,受惠於手機、7 吋背光、低價NB 與NB 背光、戶外照明等需求帶動下,整體需求強勁;另外在四元部分,除一般消費性、家電產品指示燈需求外,戶外看板與交通號誌等需求也將刺激四元的成長。而台灣廠商看好今年整體LED 產業需求,亦同步擴充產能,整體磊晶與封裝產值分別將成長36%、30%,相關廠商營收獲利也將大幅成長。

LED投資要點 四大竅門

金鼎投顧專案襄理、證券分析師江子銘認為,在各國政府紛紛制定節能政策,成為未來5~10年內LED照明的推手後,這個具有節能及環保的綠色產業,無疑仍將維持市場中的關注焦點,但在投資上仍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 法人回補狀況:

LED族群元月份受股災及過高本益比雙重利空影響下,而引發法人停損賣壓出籠,未來股價將視法人回補情況而定,投資人在此仍要觀察是否有築底跡象,作為進出依據。

二、 實質業績貢獻:

去年LED廠均繳出不錯的獲利成績單,以至於市場上給予的本益比較高,甚至有達40倍以上。展望今年LED選股上,宜以實際業績成長為考量因素,輔以產業合理本益比(建議20倍)為考量。

三、 留意佈局時點:

觀察最近幾年LED產業特性,第二季業績通常就會大幅加溫,整年股價高點通常落在第二季或第三季,因此3、4月份不失為較佳的佈局時點。

四、關注節能題材:

今年LED將擴大應用於液晶電視背光源,以及新興國家LED路燈的出貨上,未來只要建置成本下降,勢必再引發LED族群的攻勢,中長線仍以長多格局看待。

 

 

*** 財富人生3月號 ***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 :  http://money.udn.com/html/rpt/rpt94062.html

低價質優金融股 具有補漲題材
新聞評析

 

IBTS認為在立委選舉過後,總統大選政策主軸可望回歸經濟議題,有利兩岸關係進展,金控登陸題材可望持續發酵,雖短期金融類股仍受美國花旗、美林公布4Q07資產減損金額影響股價,但長期投資買點已浮現,對原先推薦的個股富邦金、國泰金、元大金、新光金及第一金維持買進建議,而低價且質優金融股將因比價效應,可望有補漲行情,投資首選為彰銀(2801)、合庫(5854)、台中銀(2812)、台企銀(2834)、高雄銀(2836)及具併購題材的遠東銀(2845)。

 

 

 

(三) 投資建議

 

金控公司

 

以2008年底每股淨值和01/15/2008個股收盤價為計算基礎,金控公司的PBR已有上調的現象,以往歷史區間約為PBR2X~3X,IBTS認為國泰金股價可望達到PBR3X的水準,其他金控則可望挑戰PBR2X~2.5X的目標價。

 

目前投資首選為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元大金(2885)、新光金(2888)、第一金(2892)

 

富邦金(2881):IBTS預估2008年稅後淨利186.8億元,稅後EPS為2.42元,年底每股淨值為25.31元。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 1.6X。

 

國泰金(2882):IBTS2008年稅後淨利305億元,稅後EPS為3.28元,年底每股淨值為29.55元。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3X。

 

元大金(2885):IBTS認為元大金在證券端合併綜效顯現及元大銀虧損幅度可望縮小的情況下,預估2008年稅後淨利98.06億元,稅後EPS 1.18元,年底每股淨值13.67元。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2.5X。

 

新光金(2888):IBTS認為2008年新壽獲利可望回復以往水準,預估稅後淨利77.72億元,稅後EPS 1.55元,年底每股淨值20.33元,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1.4X。

 

第一金(2892):IBTS認為2008年一銀淨利差將持續上升且資產品質良好,預估稅後獲利133.8億元,稅後EPS 2.2元,年底每股淨值19.94元,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1.6X。

 

大型銀行股

 

在金控公司的PBR已上調的情況下,大型銀行股代表:彰銀(2801)、合庫(5854)的PBR可望隨著此波資金行情而同時上調,IBTS預估將可達到PBR1.5X~2X的水準,對彰銀和合庫的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BR1.5X。

彰銀因與台新金合併案延後,IBTS認為此有助於彰銀反應其基本面,不受換股比例影響而壓抑股價,可望與三商銀之第一金及華南金比價,建議買進,目標價PBR1.5X。

 

小型銀行股

 

當金控公司與大型銀行股PBR上調之下,小型銀行股可望因比價效應而具有補漲比價行情,預估將可達到PBR1X~1.5X的水準。IBTS評估資產品質及本淨比狀況,對小型銀行股的投資建議首選為台中銀(2812)、台企銀(2834)、高雄銀(2836),目標價PBR1.25X,及具併購題材的遠東銀(2845),目標價PBR1.4X。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爾街日報:十年一覺 美股原地踏步 儼然"失落的年代"
2008/03/26 21:15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綜合外電】 過去 200年,美國股市穩定成長之勢僅偶而被長期 阻斷,最近幾次係發生於「大蕭條」時期與通膨蔓延的 1970年代。但現下的市場混亂,意味著我們可能進入了 另一個失落的10年。

目前美國股市已降到了 9年前的水準。長久被視為 最佳投資方式的股市,過去 9年間儼然成為最糟糕的投 資之一,甚至不及於美國公債。

S&P 500指數周二收於1352.99,低於 1999年4月達 到的1362.80。根據 Morningstar Inc.的資料,若將股 息與通膨因素均列入獲利計算的話,過去10年 S&P 500 指數每年平均只上揚1.3%而已,遠低於歷來水準。以過 去9年計,S&P 500平均竟下滑0.37%。過去8年更糟,平 均每年下降1.4%。慮及市況並未好轉,部分經濟學家與 分析師擔心失落的年代並未結束。

直到去年秋天,多數投資人都還是認為科技股泡沫 化只是個陣痛期,不會影響股市的上升趨勢。的確,美 股指數也於去年10月攀上了新高。但是隨後信用危機急 轉而下,加上經濟衰退的陰影久久不散,在在構成了股 市龐大壓力。迄3月10日為止, S&P 500已自10月9日的 歷史新高點陡降 18.6%-迫近 20%的熊市指標。聯準會 (Fed)一系列的救市之舉雖有支撐,但距離高點仍有 13.3%的差距。

傳統的股市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投資人買進各類型 股票且長期持有,這些投資的獲利表現將優於其它類型 工具。但顯然,此經驗法則並不適用於1990年代或2000 年投入股海的投資人。

過去9年,S&P 500指數是Morningstar追蹤9種不同 的投資工具(包含商品、房地產投資信託、黃金)中表現 最差的,連傳統上較為沉穩的美國公債都比股市強。過 去9年,美國公債平均增幅為4.7%。

所幸的是,1970年代的通膨怪獸與1930年代的失業 狂潮並未出現,因此某些分析師相信股市不會像以往跌 得那麼慘。部分專家則認為,現在的 Fed克服難題的能 力,也必定比數十年前更強。

對於股市動態鑽研頗深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 Jeremy Siegel表示,過去10年最糟的一段時間是2000- 2002年期間,亦即大部分的壞時光都已過去。其它樂觀 主義人士也同意此觀點。

但另一方面,於《非理性榮景》一書中預期股市跌 勢的耶魯大學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提出了警告,強 調股市後續仍有震盪之虞。他說:「我必須說,現在不 是待在股市的好時機。房市危機所構成的經濟壓力,可 能得持續一段時間。我也不認為股市困境如人們想像得 這麼早結束。」

目前股市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分析師口中的-基本面 。自從2002年成為股市支撐的企業獲利與低通膨,如今 已變的難以延續。

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 Richard Sylla表示,典型上 來說,企業獲利約佔經濟產出的5-6%。2006年該比例提 升至新高的9%。然而,回歸至平均值乃是時勢所趨,亦 即如今企業獲利可能下滑。Richard Sylla教授說:「 企業獲利佔經濟產出的比例可能下降至3-4%。」

一般民眾的消費行為也會影響到企業獲利。2000年 科技泡沫破滅後,賴以維繫經濟成長的就是美國消費者 的借貸與支出。當時房市正盛,高漲的房價讓民眾勇於 借貸,並把全國儲蓄率壓到零。

此情況正是 Richard Sylla教授的煩惱所在。經過 仔細研究房市後,他認為房價還會跌個幾年。相對而言 ,消費者借貸與支出會減少,儲蓄將增加。

因果關係層層相疊,消費者撙結支出不利於推動經 濟成長與企業獲利,美國股市因此成長受限。此一趨勢 給予了投資人轉戰商品或金磚四國等新興股市的動機。 屆臨退休、或已退休的戰後嬰兒潮,擔心退休金血本無 歸,也傾向於投資有固定收益的國庫券或債券相關產品 。

儘管如此,投資人信心仍是重要關鍵。看法偏空的 資產管理公司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董 事長 Jeremy Grantham表示,他認為投資人對於股市的 看法將更為悲觀,但不會像以往那麼陰鬱。他說:「經 過思考後,我相信全球經濟不會變壞。因此投資人無須 悲觀,更遑論是大蕭條般的絕望。」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網址: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0000085800_B9H4DR99VSL1XB71UQP2K


產業瞭望-當中產階級都變成佃農 是進步還是退步?
憧憬與陷阱只是一線之隔 台灣及大陸均潛藏未爆彈

陳建宏/電子時報 2008/03/25
 
 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多次提出警告,美國已變成一個「佃農社會」(Sharecropper's Society)(指超額消費,多數所得都在繳貸款或卡費),隨著次級房貸問題引爆及通膨壓力遽增,已強烈撼動向來扮演經濟成長中堅支柱、佔美國人口比重高達80%的中產階層(年收入3萬~1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佃農社會趨勢在台灣或大陸同樣顯而易見,在創造經濟成長及追求新商機的同時,不能輕忽這顆殺傷力十足的潛藏未爆彈。

中產階級停滯不前 國家將陷入凍結

國際貨幣基金會統計,自90年代至2007年,美國人均所得成長率在世界主要大國名列前茅,90年代美國人均所得是歐洲的1.176倍,2007年擴增至1.515倍,足見美國市場購買實力不僅未停滯不前,且還是大幅增長,並在全球市場扮演極重要角色,儘管如此,面對高額賦稅及通膨壓力節節攀升,美國低所得者欲藉由高負債擠進中產階級物質生活水準,而中產階級欲藉由高負債跟隨金字塔頂層高消費實力,結果卻陷入佃農社會的深淵。

事實上,美國政府及金融機構亦是難辭其咎,為刺激內需市場、促進經濟成長,不斷鼓勵民眾負債消費,在這股強大力量推波助瀾下,龐大消費族群彷彿換了腦袋般,非理性消費快速增加,遠超過本身能力所能負擔,結果不僅動搖美國中產階級這塊基石,更嚴重衝擊美國經濟;至於歐洲也面臨類似情況,法國總統薩科齊在《見證》一書中便提及,進入21世紀以來,法國中產階級的絕望感已追上貧窮者,中產階級成為被社會政策拋棄的一群,然當中產階級停滯不前,整個國家都將陷入凍結。

台灣中產階級有恐懼感 大陸中產階級太薄弱

中產階級的恐懼感正在全球蔓延開來,台灣亦難置身事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台灣在知識經濟發展下,逐漸形成中產階級人數減少的M型社會,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對於民主和經濟成長很重要,很多有動亂的國家,通常都是中產階級很少,面對M型社會趨勢,台灣的新挑戰將接踵而至;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亦認為,與美、日先進國家一樣,台灣很難避免M型化社會困擾,政府應儘速重建中產階級信心,將力量釋放出來。

相較於多數先進國家中產階級呈現橄欖型結構,大陸則是金字塔型的兩極社會,根據萬事達卡與匯豐銀行研究報告,2006年大陸年收入在7,500~2.5萬美元(年齡20~49歲)家庭僅3,500萬戶,且集中於北京、上海、廣州3大城市,預估2016年將達1億戶。瑞銀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Jonathan Anderson則估算,大陸城市消費支出是美國的5%,大陸中產階級消費力更僅達美國的1~2%。大陸中產階級不但規模過小,消費力不足,這股安定社會的中堅力量顯然過於薄弱,成為大陸經濟及社會發展一大隱憂。

實質購買力降低 中產階級正逐漸式微

刺激內需消費是世界各國活絡經濟必要手段,美國聯準會1次次降息,便是希望鼓勵消費者多支出,但市場資金增加卻會造成通膨壓力,並導致物價失控,人民實質可支配所得降低,進而減少消費,反而形成停滯性通膨 (經濟成長停滯與通膨並存)。事實上,目前全球都已面臨通膨危機,像是大陸2月通膨幅度便高達8.7%,創10年來新高,食品類物價平均漲幅更達23.3%,相當驚人,而目前大陸仍扮演世界工廠角色,大陸嚴重的通膨及人力成本推升,使得過去低成本優勢及帶動通貨緊縮的現象不再,現在大陸反而將其通膨輸出至世界各國,更加重全球通膨壓力。

對於金字塔頂層消費者,景氣或通膨影響其消費行為輕微,無怪乎美國在次貸風暴下,豪宅、頂級車款、名牌精品、高價藝術品等市場仍熱鬧滾滾,台灣及大陸同樣是這種現象;但對於中產階級而言,景氣不佳意謂失業風險高、所得增幅減緩甚至衰退,通膨則意謂實質購買力降低,在此情況下,拼命消費、擴大負債便存在高風險,像是台灣前陣子的卡奴風暴,另外像是大陸因房地產價格暴漲,不少中產階級每月所得逾5成用在買房還款,並被迫大幅縮減其它生活支出,反而不利於經濟成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橄欖型中產階級結構為典型代表的美國,近年來橄欖卻變瘦了!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Krugman)提出《中產階級美國的終結》論點,認為近幾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的收益,大量流向中產階級的上層和金字塔頂層富豪,美國政府以犧牲窮人的利益取悅富人,使得美國中產階級的下層更加貧困;根據哈佛大學研究指出,近年來美國申報破產人數急速增加,其中有逾9成比重為中產階級的下層,凸顯過去扮演社會中堅的中產階級正逐漸式微。

邁入知識經濟時代 財富分配卻回到農業時代?

無論是美國或台灣中產階級,在未來都將持續面對 M型社會化的衝擊,在邁入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貧富差距不但無法消彌,甚至將愈拉愈大,張忠謀便曾說,知識經濟的世界競爭愈來愈激烈,由於藉由知識經濟致富的科技新貴只佔人口少數,因此,發展知識經濟恐必須面對貧富更加懸殊的後遺症。

憧憬與陷阱只是一線之隔,在經濟成長及追求新商機的過程中,政府及企業可能採用各種手段,這些手段可能產生財富重分配,重要的是,財富重分配的過程是否公平、結果是否更合理,否則就算是身處於知識經濟時代,財富分配卻回到從前的農業時代,擁有資源的富者更富,缺乏資源的窮者更窮,這樣的21世紀算是進步、還是退步?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連動債 匯損、保本5大風險得留意

更新日期:2008/03/20 09:55 【張子嫻台北報導】

 受到去年次貸風暴的影響,許多連動債商品面臨始料未及的衝擊,連動債價值大縮水,造成今年初爆發許多投資連動債的糾紛,投資人的荷包大失血,且超乎原本能承受的範圍。事實上投資人在購買連動債之前,不僅要知道連動債的報酬率相對較高,同時也要搞清楚報酬高其風險也就相對要來得高,因為「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

 

 所謂的連動債(Structure Note)就是固定收益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收益,在固定收益部分,就是拿投資金額的固定比例去定存、或者購買固定收益債券等較穩定型商品,固定每一段時間就會配息給投資人;而剩下一部分的投資金額就會拿去買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選擇權、期貨、利率交換等,利用槓桿原理操作風險較高的金融商品,以取得較積極的投資報酬。

 

 風險一:保本與不保本

 

 挑選連動債商品,首先就要弄清楚是保本或是不保本,所謂的保本就是強調100%保本,滿期後即可領回約定報酬;相對的,若是連結到「個股、指數型」的連動債就是「條件式保本」,也就是一旦跌破約定的「下檔保護」後,就不再保本。如去年起次貸風暴引發全球股災,許多結構債連動標的就跌破下檔保護,讓投資人受傷慘重,因此當股市走入空頭時,即使有下檔風險保護,仍無法避免損失。

 

 風險二:提前出場不保本

 

 提前出場可分為是由發行機構提前喊停稱為(Call back)或者是投資人提前出場。如果是發行機構提前出場,則通常都是有達到一定的獲利目標。但反之,若是由投資人決定要提前出場,就會以贖回的時間點,當時的成交價格贖回,且需要賠上違約金及手續費,最後可能會導致本金虧損,投資人要有不保本的心理準備。

 

 風險三:匯損

 

 許多連動債雖然標明保本,但要注意的是,要看清楚所購買的商品所指的保本,是指「本國計價」的保本,還是「外幣計價」的保本,基本上大部分的連動債,在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時,都會轉換成外幣,所以通常都是設計以外幣計價保本。

 

 因此在連動債到期時,屆時所投資的外幣兌新台幣匯率就極為重要,一旦外幣貶值出現匯兌損失,則中間的匯損,則是由投資人照單全收。

 

 風險四:發行機構信用倒閉

 

 國內銀行理專主管指出,要注意發行機構的狀況,一旦發行機構的信用發生問題,而沒有辦法常付投資人的本金或報酬時,則投資人最後可能會血本無歸,一毛錢都拿不回來。

 

 風險五:連結標的市場表現差

 

 由於連動債會有閉鎖期,而當初商品設計的下檔保護,雖然看似很難跌破其標準,但自去年起到今年全球市場的波動增加,市場的風險度也相對提高,而一旦下檔保護跌破,則保本的機制也打破,本金就不在保護範圍內,因此市場風險更是投資人不可小看輕忽的一塊。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學問 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10種情況不宜買股票
2008/03/17 17:15鉅亨網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對於投資者來說,買賣股票就是賺錢,但投資股票 絕非容易事。炒股票就像做買賣,有很多規矩和訣竅。 遺憾的是,大多數投資者炒股票不像做買賣那麼認真。 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進股市,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 時的謹慎,狂熱、盲目和衝動令人瞠目結舌。

《香港文匯報》引述《國際金融報》報導,身為投 資者,買進股票確實很重要,在這個市場裡,一失足成 千古恨的例子太多了。對於如何進貨,大家見仁見智, 尚無定論,但在下單之前若能辨明10種不該下單的情況 ,下單之後的結果可能會好得多。

一、大勢不好不下單

拋開指數做個股的說法一度很流行,但事實證明這 是行不通的。夢想市場不好的時候,自己手中的股票仍 在上漲,就像夢想瓢潑大雨中自己腦袋上面的那一塊是 晴天。當然,有人會說巴菲特就是長期持股,但巴菲特 也長期不看盤,如果咱們也能做到長期不看盤,也無所 謂什麼時候下單。如果忍不住要看盤的話,那麼,做個 股先得看大勢。

二、對沒有未來的企業不下單

一家企業有沒有未來很重要。有未來的企業,它的 發展軌跡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即使市場暴跌,對其 影響也不會太大。蘇寧電器仍然會賣出很多家用電器, 萬科仍然會建造和售出很多房產,貴州茅台仍然會遠銷 千里之外……,而沒有未來的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 業績會越來越差,經營會越來越困難,過的是有今天沒 明天的日子。

三、未經研究不下單

深入研究過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數,手中就有準兒 。如果僅僅靠聽來的消息,再怎麼言之鑿鑿、信誓旦旦 ,只要股價一跌,馬上就心慌;再一跌,就開始懷疑消 息的真實性;繼續跌的話,就自我否認消息;最後認賠 出局。只有經過深入的調研,把「消息」變成「信息」 ,變成自己研究之後確信的東西,才能成為值得信賴的 投資參考。

四、對有硬傷或有疑問的企業不下單

應該盡量迴避有硬傷的或有疑問的企業,比如業績 爛得一塌糊塗,公司會否重組、大筆應收賬款怎麼處理 、涉及巨大金額的訴訟還沒有明確結果……,這樣的企 業還是遠離為好,股市裡股樹參天,巨木成林,何必非 要吊死在這棵歪脖樹上。

五、短期內暴漲過的股票不下單

連續暴漲過的股票多半已經不便宜,買入之後多半 會下跌或盤整,沒有必要在裡邊跟它硬耗。

六、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中不下單

這一條不是絕對的,如果您是在效仿巴菲特,完全 可以在下跌中持續買入,但這要有 3個前提:一是企業 要有很好的未來;二是股價已經低於企業內在的價值, 已經是便宜的柴禾,就不妨撿一點;三是買了要拿得住 ,別等到低價時,心裡一慌,全都殺出。如果我們做不 成巴菲特,那還是等趨勢改變。與其逆勢而上,還不如 順勢而為。

七、情緒衝動不下單

情緒不好的時候盡量不要做交易,心緒一亂,頭腦 一熱,心裡一慌,手頭一癢,結果往往是一敗塗地。下 單之前先要問自己,操作的決定是來自理性的判斷還是 來自情緒的波動。如果是情緒不穩,就先離開市場,讓 自己的心情平靜一會兒。

八、未設止損位不下單

未思進,先思退;先保本,再賺錢;先圖生存,後 謀發展。所以,在決定自己想要賺多少錢之前,先得確 定自己能夠賠多少錢。畢竟,前者是咱管不了的,後者 是咱自己能控制的。

九、向上空間小於30%不下單

經常有人去搏幾毛錢或者10%的反彈而「火中取栗」 ,仔細想想,這樣做實在不值。若火中有金子,不妨冒 冒險,那叫「真金不怕火煉」。若火裡有顆栗子,即使 是「糖炒的」,也不值得伸手。再說深一些,如果一個 人一輩子都在搏反彈,他這輩子能得到的最多就是反彈 ,成不了氣候。

十、沒有勝算不下單

把前面九種情況想明白了,勝算也就出來了,該不 該動手指頭,心裡也就有數了。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家指Fed新釋金救市計畫難根除信用市場問題
2008/03/12 07:20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08年3月12日電)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宣佈將透過國庫券標售,釋出高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以化解信用市場危機,前所羅門兄弟首席經濟學家,現自立門戶成立顧問公司的Henry Kaufman表示,聯準會最新釋金計畫無法根除信用市場問題。

美聯準會宣佈將藉由國庫券標售,釋出高達2000億美元資金,以交換包括由Fannie Mae、Freddie Mac與銀行業所售出、等級AAA的不動產放款抵押證券等的債券。

Kaufman指出,聯準會最新釋金救市舉措是信用危機中的寬鬆銀根政策典型作法。此計畫企圖穩定信用危機,但無法根除信用問題。

聯準會成立一個稱為「定期證券放款中心」的新工具,透過每週標售,將國庫證券提供主要交易商使用,為期28天,並表示,Fed透過信用交換,提供歐洲各國央行使用的美元金額也逐漸增多。

Kaufman指出,相較於二戰後的信用危機,這波危機更深,範圍更廣,更隱晦不明。

Kaufman表示,尚未出現美元危機。只有在美元貶勢淪為失序,美元頹勢才重要,目前價格波動未見此跡象。

Kaufman指出,聯準會在出手救市後,接下來降息幅度只有50個基本點,而不會是市場之前普遍預期的7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

Kaufman表示,聯準會希望這次行動能奏效,而無須再降息75個基本點。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金隨時買、不要賣 是錯的

更新日期:2008/02/21 09:36 【李國煌台北報導】

 國人投資基金,風潮更熱,定期定額投資法也廣為投資人奉為圭臬,不過,投信投顧公會歸納三大迷思,提醒投資人,隨時買、不要賣的「傻瓜投資法」,是錯誤的作法。

 

 迷思一:定時定額專屬迷思:賺錢出場後,定時定額就停止扣款了。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指出,很多人定時定額投資獲利後,喜歡換一檔「新」基金扣款。

 

 其實,只要這檔基金的投資策略良好,績效依然穩定,未來一樣可以為投資人帶來良好的獲利,因此,即使獲利了結後,還是可以繼續扣款,千萬不要停扣,讓一檔幫你賺錢的好基金,反而遭至處罰。

 

 迷思二:一出現虧損就停扣。

 

 蕭碧燕說,定時定額的主要精神就是,以平均成本法原理來分散風險,所以,不要一看到虧損就急著停扣,讓平均成本法破功。

 

 重點是,定時定額投資不要在乎過程,只看結果,千萬不要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只要堅持既定投資的計劃,一旦空頭市場結束,市場翻轉時,將手中累積的單位數賣出,自然會有可觀的獲利。

 

 迷思三:定時定額隨時買,不要賣。

 

 蕭碧燕說,過去,定時定額投資法打著「傻瓜投資法」的名號,告訴投資人「隨時買、不要賣」,其實,這是錯誤觀念。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雖然沒有進場時點的問題,但一定要設定獲利目標、適時贖回,設定停利點,要懂得買基金,更要懂得賣基金。

 

 為什麼需要停利?

 

 蕭碧燕說,以台灣而言,要走完一個經濟循環,大約二到三年,如果不適時獲利了結,當經濟開始衰退時,報酬率可能就會下滑。

 

 因此,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時,一定要把握的原則就是:「停利不停損」,只要達到了目標報酬,不要猶豫,趕快贖回停利。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析師多空高見 聽聽就忘掉吧 選股不選市是至高準則
2008/02/21 21:35鉅亨網

【鉅亨網程宜華.綜合外電】 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表示 ,美國可能重演日本泡沫經濟的悲劇。撰寫財經投資通 訊的主筆Mark Hulbert早在去年 9月就在文中大膽斷言 美國已經陷入經濟衰退。而美國財長 Henry Paulson雖 然坦承總體經濟受到挑戰,但卻堅信「實力雄厚的經濟 和市場足以應付自如。」,更認為降息將有效抵擋經濟 衰退。

聽完這三個專家的獨到精闢見解後,現在就請你忘 掉吧!

美國經濟衰退與否,這幾個月在許多媒體的報導之 下,顯示學者與官方仍然各說各話。其實,管它衰退與 否,市場是是非非的言論都不重要,投資人想知道的是 選股策略的最新建議,或是投資方向該做出什麼樣的調 整。

事實上,經濟衰退 (Recession),通常是由美國國 家經濟研究局(NBER)根據實質 GDP、個人收入、就業率 、工業生產等數據來判定宣佈。但弔詭的是,這段審查 過程需要一點時間,等到正式公佈經濟衰退時,美國可 能早已進入復甦的階段。就像2001年的經濟災難一直等 到2003才被「裁定」為衰退的標準。

自從1945年迄今,官方統計美國共有11次的經濟衰 退,每次期間約為10個月。不過根據研究在這些衰退期 中,有 7次美國股市仍呈現上漲趨勢,而且平均估算後 ,在這11次經濟衰退中的股市報酬率還有3%的驚人回報!

以2001年來說,雖然 S&P 500指數平均下跌 12%左 右,但這大多是因為少數科技公司如Sirius衛星廣播公 司 (SIRI-US)、Akamai科技公司 (AKAM-US)、MEMC電子 材料(WFR-US)等表現不佳,股價半年內就遭腰斬,也間 接拖累大盤綜合表現。

其他本身體質健康、現金充裕的公司在這段期間其 實發展更為優異,如遊戲公司Activision (ATVI-US)、 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WFMI-US)、肯德基母公 司Yum!Brands(US-NYM)等,在2001這一年股價不減反增。

判斷美國經濟衰退的相關言論仍然充斥各界,不過 投資人應把焦點放在尋找不受經濟環境影響的類股。

美國頗受歡迎的投資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 創辦人David Gadner與 Tom Gardner兄弟倆建議,此時 應該不要以測試的心態來押寶市場或預測下一個經濟衰 退,投資人現階段介入的參考,應該以「選股不選市」 為原則,側重於品質優良、資產負債表建全、資金充裕 ,以及開放式參股經營模式的企業。

幸運的是,多虧市場出現預期經濟衰退的心理作用 ,讓許多符合上述特質的個股現在變得便宜許多。

舉例來說,美國最大的寵物連鎖商店PetSmart (PETM-US),為了提升競爭力和區隔市場,這個企業還 提供許多寵物相關服務例如美容、訓練、住宿等,自從 2000年至今這些業務部門的營收已有 26%的年複利成長 ,也助長其利潤和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而美國擁有 寵物的人口不斷增加,對於寵物的支出也越來越肯花。 如果美國確定步入衰退,PetSmart這家企業也不會太過 擔心。

而且重點是,由於大盤隨著預期經濟衰退的心理作 用下跌,這家企業的股價已由前52周的高點下滑了 35% ,變成投資人進場撿便宜的大好標的。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來3年再漲6000點!MorningStar:道瓊工業指數上看18500
2008/02/13 21:40鉅亨網

【鉅亨網林佳萱.綜合外電】 根據 《MorningStar》最新的報導認為,美國道瓊 工業指數在未來 3年內會漲逾6000點,達到 18200點大 關。這項判斷當然其來有自。

這項報導指出,道瓊工業指數的目前水準(2008年 2月7日起道瓊盤旋在 14000點上下)比《 MorningStar 》預測的公平價值(fair value)差了 17%之多。至於 《MorningStar》預測的「公平價值」,來自其股票分 析師針對道瓊30種工業指數做出的一般判斷。分析師認 為,自2002年 9月指數跌破7592點以後,道瓊遲早會逆 勢反彈,的確 3年後道瓊又漲回了 10569點。

觀察道瓊股票股價、預測的公平價值以及股票的加 權平均資金成本,分析師發現應該有一年 17%的預期收 益,也就是說,如果道瓊股票來到分析師預期公平價值 的水準,投資人只要能將股票連抱 3年, 3年內應該應 該可以獲利 17%。分析師估且再扣除估基準點2.2%的股 利,若依據 2月 7日道瓊的收盤指數,再加上 14.8%的 預期收益,就得出 18510點的高位。

當然,這項預測並不包括一些其他影響股市的因素 ,例如短期利率的波動變化如何,美元將來會走強或是 走貶,貿易逆差的規模等等。但分析師主要是針對公司 的基本面來預估長期情況。

分析師認為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在未來 3年內會漲逾 6000點,不過,最近道瓊的表現距離公平價值的預測值 14000點還有約1750點左右的差距,更別提剩下的4250 點要從哪來了。 《MorningStar》認為,簡單來說要靠 道瓊股票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公平價值的估計值並不是靜態的,它根據某些比率 ─權益成本(COE),來反映不斷變動的現金流動以及一 家公司的基本價值。若一間公司實際現金流動接近預期 ,那麼該公司的商業價值將會反映在權益成本的揚升上。

以道瓊工業指數的一哥 IBM為例,分析師預估該股 公平價值應達 120美元,若該公司現金流動合乎預期, 一年內 IBM的公平價值會接近 131美元(一年內以9.5% 成長),兩年內接近 144美元、三年將達到 158美元, 原因為現金的增值。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來全球銀行重大詐欺事件
2008/01/24 21:49中央社

(中央社2008年 1月24日美聯電)法國興業銀行傳出交易員詐欺致使銀行產生鉅額虧損。以下是歷來四起規模最大的銀行詐欺事件。

●2008年:法國興業銀行公布疑似遭到期貨交易員詐欺致使虧損49億歐元,這名交易員愚弄投資人,也逾越職權。

●2002年:曾任職於巴爾的摩全第一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被控掩飾 6億9100萬美元的虧損,並坦承不諱,這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數一數二的銀行詐欺案;這家銀行當時隸屬於聯合愛爾蘭銀行旗下。

●1995年:英國霸菱銀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員李森從事期貨交易,致使銀行虧損 8億6000萬英鎊,這起詐欺事件也促使全球銀行加強內部查核。

●1991年:經營範圍遍佈近70國的國際商業信貸銀行(BCCI),由於稽核人員提出報告指銀行因非法貸款給企業內部人士以及從事交易買賣,導致鉅額虧損,金融主管機關基於此報告查扣銀行。約25萬存款戶血本無歸,索賠超過100億美元。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商業週刊

股災 我要翻身!

今年以來股災不斷,投資人不是高點套牢,就是不斷潰退。敲進股票、基金賺錢之際,你想過全身而退的退場機制嗎?沒有退,就沒有下一次的進;謀畫股市退路,在震盪不斷的未來,越來越重要。

(文)林亞偉

「我最愛去證交所了,因為全世界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有那麼多傻瓜。」這是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Kostolany)的名言。

我們,正是投資大師眼裡的傻瓜嗎?

大多數人,恐怕是的。

從去年七月以來,台股指數曾下挫至六千二百三十二點,也曾上攻到九千八百零七點。這個大波段行情,在一年中出現,高低震盪可達近三千六百點,多大的獲利空間。但,你我周遭的很多投資人卻「賠慘了」!

不只股票,華頓投信投資長楊師銘說,七月份,是國內股票型基金大增值的月份,基金規模一下子從三千億元衝向五千億元。「但,這波買基金的人,很多都套在高點了。」

「現在從國際股市到台灣股市,正處於高點震盪的格局。今年以來發生的多次震盪,在美國次級房貸虧損、油價壓力、通貨膨脹疑慮等威脅下,再加上明年是美國、台灣的總統大選年,今後還會再發生類似震盪,」元大多福基金經理人江品鋒說。

熱錢在世界快速流竄,未來,金融市場的震盪只會越來越劇烈,投資人身處熱錢洪流中,如何不被滅頂?

震盪格局下必學的股災保命學:進場前,先想好如何退場

這是一堂股災保命學:在進場前,先寫好你的「退場劇本」。更白話來說,就是「進場前,先想好如何退場」。

這可不是一個動作而已,你做得到嗎?

擔任非凡電視台主播的劉祝華,是多數人的縮影。她今年七月進場台股基金,卻住套房至今。以下是她自述當時的投資心境:

每天上班時,我都接觸到台股有機會上萬點的訊息,於是,我挑了一檔新光店頭基金,買進後淨值一度飆到四十七塊,但我沒賣,現在回頭看,那可能就是今年的高點,而我也住在高崗上,正悲慘的往下望。

為什麼會挑這檔基金?當時中小型電子股大漲,使得這檔基金報酬率一度增加到七一%,所以才會讓我挑上。八月初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爆發,我原本想要殺出,但朋友勸我不要殺在最低點,等大盤反彈上來再賣。我也打定主意一接近成本區就賣,但沒想到這檔基金反彈幅度少得可憐。這波中小型電子股又相對弱勢,基金淨值一蹶不振,要我現在賣,我真是賣不下去。

對於一個財經台電視主播來說,這樣的操作績效,朋友們聽到都哈哈大笑,不過我卻是苦笑。記得有一次生日,一個投顧老師說要送我一檔明牌當生日禮物,他推薦我「展茂」,所幸當時沒買,因為之後沒多久就狂跌,明牌一下子變成「冥牌」。

你注意到了嗎?在這一段自述中,有三個段落:「本來想……但沒有……」的敘述,重點在後面的「但沒有」。

為什麼「但沒有」?這反映人們身處變局時的反射動作:恐懼。恐懼的另一面,就是貪婪。兩者,都是人類的反射動作。當進場前 沒有周延的思慮,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就會被不斷的蠱惑出來。

第一課:克服情緒魔障 巴菲特箴言反映出對貪婪的自制

我們看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如何克服情緒魔障。十月十九日,他宣布出清中國石油股票,引起市場譁然。因為,當時港股正熱,且巴菲特出清以後,中石油股價繼續大漲逾五成。

大陸新華社因此質疑:「巴菲特犯低級錯誤,沒預測到中石油業績持續增長,」還評論,「號稱股神的巴菲特其實並不神。」更有人估算,巴菲特因為賣太早,而少賺港幣一百五十八億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九億元)。

然而,思考退場劇本的關鍵之一,必須克服「總想賣在高點」的貪婪。這是人性,但在實務上必須有節制力,簡言之,就是停利。巴菲特雖然沒賣到最高點,但他買進中石油的每股價格不到港幣兩元,賣出時賺將近七倍,獲利逾三十五億美元,已經夠了。他說,「當初買中石油是很簡單的決定,因為中石油股價只有其價值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貪婪是好的,但要有耐性鍛鍊貪婪。在別人恐懼時展現貪婪,別人展現貪婪時恐懼。」這是巴菲特的名言,也是他進出中石油的寫照。

第二課:奉行停利的魚頭理論 別想從頭吃到尾,吃中間的肉就夠了

一位身價逾億、五年級後段班的專業投資人,市場資歷十年。他今年的經典戰役,就是香港國企股(H股),不到一年,他進帳七百五十萬元,投資報酬率五成。

他說自己買股票每次進場前,都會先寫好事先劇本,才能避免被市場氣氛影響,因為「你一慌,就會手足無措,進退失據。」今年初,他注意到香港股市時,香港恒生指數不到兩萬點。收集情報後,他為自己擬好了一份「事先劇本」,裡頭是五大硬指標:

一、香港成為連接中國市場的資本市場橋樑地位。
二、開放中資進入港股,也就是所謂的QDII(合格的境內投資者)資金。
三、外資持續湧入港股,譬如巴菲特持續加碼港股。
四、IPO(首度掛牌上市)熱潮,中國企業紛赴港掛牌。
五、同一家公司,在港掛牌的H股,與在中國大陸掛牌的A股,存有價差。


這五大因素,包含了政策、資金、市場三大面向,也是他進出H股的判斷依據。年初,因為這五大因素都是正面,他先投入五百萬元資金,買入中國建設銀行等銀行股。

第二季,這五大趨勢不變,港股越漲越兇,甚至出現一天漲一千點的大行情,讓他確信,香港股市至少有一波大波段行情。於是,他再加碼一千萬元,投入平安人壽等三支H股。同時間,也買進霸菱香港中國、首域大中華基金等基金。

上漲總是伴隨著震盪。八月份,次級房貸效應擴大,恒生指數盤中一度跌破兩萬點關卡,市場一片恐慌。

「沒幾天,就跌了一千點,我第二季賺的全都吐回去了啊!」他描述,但回頭看先前推演的劇本,五大因素不變。

這是最難的關卡,他必須克服恐懼。八月以後,恒生指數就以雲霄飛車的速度,直奔三萬點關卡。此時,「現在還可不可以進啊?很多人還在問我,」但是,「我已經非常非常滿足了,一萬點的行情,夠了。」十月二十六日,港股站上三萬點大關,「港幣一千五百多億元的大量!這個量非比尋常,我再想想那五個因素,QDII、外資、折價利多都已經陸續反映,溫家寶也講話了,大陸直通車的政策開始出現雜音,連巴菲特都出場了……。」

當天,他在眾人皆醉時,冷靜出場。他接連三天,分批出清所有港股與基金。

雖然,後來港股續漲接近三萬二千點,但是,「我向來信奉魚頭理論,一條魚不要想從魚頭吃到魚尾,我吃中間的魚肉就夠了。」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空頭市場:別亂了方寸嚇自己
2008/01/24 00:05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紐約外電】 每當股市大跌,人性總是充滿情緒化。只有那些堅 忍疼痛的投資人,將來才能享受獲利的果實。

近來,投資人的荷包日益縮水,不但去年的獲利又 全賠了回去,甚至還蝕了一些老本。經濟衰退的預言四 起,多少投資人考慮斷尾求生,退場保命,擔憂空頭市 場已然降臨。

然而股市老手卻呼籲投資人要處變不驚。沒有人知 道短期內股市會如何演變,但是長期而言,股市卻是一 個值得投資的地方。

其實,金融市場漲跌對投資人荷包的衝擊,遠低於 投資人自己的反應所造成的後果。

著實不幸,買在高檔,又賣到低檔,似乎總是眾多 投資人的宿命。儘管這類錯誤在股市歷史上不斷重演, 然而投資人的作法卻始終不改。

今年以來,美國股市下跌了約10%,更自去年10月高 點大跌了逾15%。情緒性的標題,諸如「股市最糟的開年 表現」,「1月走勢如何,全年走勢如何」不斷出現在各 媒體版面上。

這類製造憂慮的用辭,往往使得投資人陷入擔心與 絕望,難再堅守立場。

目前股市的危機,正是投資人造成的結果。三個月 前,投資人都能高度承受風險,因為美國的股票投資組 合都上漲了一倍,國際股票投資組合更上漲了近二倍。 在如此巨幅獲利的情況下,投資人當然認為,股市若回 檔15%,根本構成不了威脅。

實際上,大多投資人都會見風轉舵。時機好時,就 能承受風險,時機不好,就連忙規避風險。結果,當股 市上漲時,就急急進場,當股市反轉下跌,就又驚慌賣 出。

在上漲趨勢中,投資人個個都自認是專家。但是只 有在空頭市場,真正投資人與投機客的區別才會清楚顯 現。回顧2002年10月,許多投資組合都慘遭腰斬的命運 ,但是真正的投資人了解,股市的連漲五年後,回檔當 然難免。只要忍痛,免於驚慌,就能度過難關。賣出退 場,則是致命傷。

資本主義對股市的貢獻,投資人必須了解,更須有 信心。在美國股市史上,每十年期間,股價只跌了幾次 。因為重新調整投資組合,是投資重要的一部份,而現 在將更多資金移往股市,正是時機。畢竟,在降價時進 場,時機當然更佳。

如果投資人夜裡無法安眠,只擔憂著股市下檔空間 還有多大,那麼就非適合股市之人。因為頻繁進出場, 報酬率極可能偏低。

另一方面,如果認同空頭市場是股市投資不可或缺 的一部份,那麼就應視當下為買進良機。若股市持續下 跌,就是更佳的進場良機。

巴菲特說過:「當別人貪婪時,就應戒慎恐懼,當 別人戒慎恐懼,就應貪婪。」這項原則或許說得比做得 容易,但卻是一則好的建議。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理財週刊

【撰文/聶建中】

翻開皮夾子,裡頭一堆金融卡、信用卡;打開帳單,房貸、對帳單、信用卡帳單等,每個月準時來「報到」,銀行,跟你我的關係密不可分,然而,銀行業是特許行業,再加上金融法規的繁瑣、金融知識日新月異、金融組織兼併、改造進程加速,商業銀行、工業銀行、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乃至於私人銀行等,因應商業社會結構之快速變遷,金融相關業務,儼然成為市場活絡基石及人民生活重心。由於投資銀行的金融業務最彈性活潑,且涵括面最多元廣泛、身處快速變化的金融市場,有些事,你不可不知。

外表光鮮亮麗的熱門行業

每年暑假之前,各大外資機構總會至大學院校的財金系所,挑選優秀的學生,給予為數不多的暑期工讀機會。今年6月間,學期終了前夕,我在政治大學所兼任的「投資銀行」課堂上,一位甫被錄取,將於暑期工讀於某大投資銀行的金融系學生問我:「教授,投資銀行洋洋灑灑列了10幾個工作機會,要我勾選,我到底該選哪一項?」

面對全球化浪潮、金融業跨業競爭、私募基金崛起等等,前衛、挑戰、薪高、多元的「投資銀行」業,似已成為多數財金相關學系學生極度嚮往的熱門行業,「投資銀行教父」、「外資金童」、「女王分析師」等稱號一個個躍上專業財經雜誌的重要版面,其光鮮亮麗的外表,千萬年薪,令人稱羨不已。

花旗併購僑銀、渣打併購新竹商銀、凱雷集團併日月光(之後又破局)等等國際金融併購事件,在在浮現投資銀行家的身影。首先,先來探討,究竟投資銀行和一般銀行,也就是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有什麼不同?

其實,全世界對投資銀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其最核心業務應以國際籌資、證券承銷和企業併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為主要,再擴及財務顧問(如:企業重整)、資金管理、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等等。它和傳統商業銀行的最大差別是,傳統商業銀行專營間接金融的存貸業務,以存戶的存款和貸款者的貸款利差(spread)來創造獲利來源;投資銀行則多以直接金融業務為主,針對企業提供財務融資的證券(股票或債券)承銷或財務顧問等服務。近些年來,由於個人理財觀念及需求的日益擴張,資金管理亦成為投資銀行所極力經營的重要業務範疇。

事實上,投資銀行所牽涉的範圍非常廣,且大多數的投資銀行業務是由證券業逐漸擴展而成的,隨著世界經濟的整合,投資銀行所能兼營的業務,除了券商所提供的有價證券承銷、自營、經紀,另包括私募、財務顧問、企業併購、代客操作、私人銀行、資產管理、證券投資信託、專案融資、公司重整、創業投資、海外基金、衍生性金融商品等。

在台灣,由於法律規章之制定未臻完備,投資銀行的業務多分散在券商及銀行部門中,其規模與歐美大型投資銀行相較,根本無法比擬。

透過扶持企業成長而獲利

談投資銀行,不得不談到金控公司。或許有部分人士認為,金控的架構與投資銀行類似,嚴格來看,兩者並不一樣,金控強調銀行、證券、保險及金融周邊相關部門的整合,投資銀行並不強調整合,而是走向商品及業務多元化。投資銀行的性質,一般人看到「銀行」二字,以為是以銀行為主體,其實不然,投資銀行比較像是證券承銷商。透過初期提供資金扶植企業,讓它成長,並協助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在企業上市之後還可以作併購建議,進一步擴大規模。

一年一度Bloomberg 20的投資銀行排名中,有4個重要評比項目,分別是1.股權承銷、2.債權承銷、3.併購以及4.總手續費(total fee)收入。2005年該雜誌報導指出,花旗集團(Citigroup)在股權及債權承銷手續費收入上,市占皆為第一名,甚至追過數年於股權承銷蟬聯第一的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這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投資銀行的規模經濟,花旗與旅行家集團合併之後,由於規模擴大,談判籌碼提高,大型化之後實有助於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值得國內的金控公司引為參考。

但我要強調,並非「大型化」就一定好,金融規模大型化有其必要,但大型化之後的配套措施要夠完善,大型化是強化競爭實力的基礎,但還必須輔以人才訓練、專業深化、國際接軌且彈性多元,才能符合客戶之需求及金融趨勢的發展。

就未來打算進入投資銀行行列的莘莘學子而言,必須先要了解投資銀行的運作。一般而言,投資銀行有sell-side(賣方)和buy-side(買方)兩方,通常buy- side最好先有sell-side的職位訓練,充分懂得各式金融商品的銷售技巧或財務顧問服務的推廣內涵之後,再步入buy-side職位。有了sell的經驗,學習如何包裝、如何賣專業商品,才能充分掌握金融商品或財顧品質的好與壞。

sell-side通常底薪較低,但極具挑戰性,且業務佣金可能甚高;buy- side則工作穩定性高,上班時間較為固定,可能有績效獎金,但總收入可能不如佣金費用導向的sell-side。另外,投資銀行業務中,創投是典型buy- side,主要針對新創事業的企業個體進行緊密審慎的分析研究,選擇較佳得以獲利的投資標的,投入資金,輔以財務及非財務面的協助,扶持企業成長。

想吃這行飯 須具備4大條件

綜合言之,投資銀行因業務多元、專業性高、挑戰性強,加上通常有較優渥於一般的薪資及佣金結構,為投入金融職場專業人士的不錯選擇。然而,要跨入此極具挑戰性的金融專業行業,應最少具備幾個條件:1.深化專業、2.國際視野、3.外語能力、4.人格特質。投資銀行所面對的客戶,自個人至大型機構法人,自無金融常識者至金融職場菁英,一位投資銀行家,非得有深化的高度金融專業知識,是無法受到廣泛客戶的信賴與肯定的。而投資銀行業務多為跨國業務,瞭解國際金融趨勢、國際機構法人動向及新金商品的變化,培養國際宏觀視野,有其必要。更由於所面對的客戶,多有國際人士,或接手為國際商品,外國語言及文字能力,為必備武器。最後,尤其要強調,要能在各行業存活愉快,人格特質為最為必要之條件,尤其投資銀行業的特殊性質,在強調活潑多元、專業服務之下,一位樂觀有理、氣質出眾、服務本位的投資銀行家,必是金融業的成功翹楚。

最後,論及國內金融機構轉型或參與投資銀行業務的法令規章上,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健全與否,與國家在金融法規上的設計有舉足輕重的相關性,顯見的,現行的相關法規散見於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底下,如銀行法規範銀行、保險業歸保險法管、券商又有證交法等規定,在形式分離、業務漸趨重疊的架構中,如何建構全面而周延的法規設計,使台灣金融業真能邁進世界金融大殿堂,躋身國際頂尖銀行之列,有其必要性。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