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連動債 匯損、保本5大風險得留意

更新日期:2008/03/20 09:55 【張子嫻台北報導】

 受到去年次貸風暴的影響,許多連動債商品面臨始料未及的衝擊,連動債價值大縮水,造成今年初爆發許多投資連動債的糾紛,投資人的荷包大失血,且超乎原本能承受的範圍。事實上投資人在購買連動債之前,不僅要知道連動債的報酬率相對較高,同時也要搞清楚報酬高其風險也就相對要來得高,因為「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

 

 所謂的連動債(Structure Note)就是固定收益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收益,在固定收益部分,就是拿投資金額的固定比例去定存、或者購買固定收益債券等較穩定型商品,固定每一段時間就會配息給投資人;而剩下一部分的投資金額就會拿去買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選擇權、期貨、利率交換等,利用槓桿原理操作風險較高的金融商品,以取得較積極的投資報酬。

 

 風險一:保本與不保本

 

 挑選連動債商品,首先就要弄清楚是保本或是不保本,所謂的保本就是強調100%保本,滿期後即可領回約定報酬;相對的,若是連結到「個股、指數型」的連動債就是「條件式保本」,也就是一旦跌破約定的「下檔保護」後,就不再保本。如去年起次貸風暴引發全球股災,許多結構債連動標的就跌破下檔保護,讓投資人受傷慘重,因此當股市走入空頭時,即使有下檔風險保護,仍無法避免損失。

 

 風險二:提前出場不保本

 

 提前出場可分為是由發行機構提前喊停稱為(Call back)或者是投資人提前出場。如果是發行機構提前出場,則通常都是有達到一定的獲利目標。但反之,若是由投資人決定要提前出場,就會以贖回的時間點,當時的成交價格贖回,且需要賠上違約金及手續費,最後可能會導致本金虧損,投資人要有不保本的心理準備。

 

 風險三:匯損

 

 許多連動債雖然標明保本,但要注意的是,要看清楚所購買的商品所指的保本,是指「本國計價」的保本,還是「外幣計價」的保本,基本上大部分的連動債,在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時,都會轉換成外幣,所以通常都是設計以外幣計價保本。

 

 因此在連動債到期時,屆時所投資的外幣兌新台幣匯率就極為重要,一旦外幣貶值出現匯兌損失,則中間的匯損,則是由投資人照單全收。

 

 風險四:發行機構信用倒閉

 

 國內銀行理專主管指出,要注意發行機構的狀況,一旦發行機構的信用發生問題,而沒有辦法常付投資人的本金或報酬時,則投資人最後可能會血本無歸,一毛錢都拿不回來。

 

 風險五:連結標的市場表現差

 

 由於連動債會有閉鎖期,而當初商品設計的下檔保護,雖然看似很難跌破其標準,但自去年起到今年全球市場的波動增加,市場的風險度也相對提高,而一旦下檔保護跌破,則保本的機制也打破,本金就不在保護範圍內,因此市場風險更是投資人不可小看輕忽的一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tune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